——在澳大利亞第二日
8月10日上午8:30分吃過早飯后,我們收拾行李,驅(qū)車來到有如泰州溫泰大市場一樣的“維多利亞市場”,市場歷史悠久,人氣很旺。
進入市場,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停得滿滿的足有十個足球場大的停車場,汽車需刷卡才可以進入,可是并無一人把門“值班”,這一點昨天在飛機場皮特校長接我們時我們就感受到了,今天再次感受依然印象深刻。我們泰州人民醫(yī)院,盡管也有檔桿,也要刷卡,但還有人坐在崗?fù)だ?,包括上次去上海辦理簽證在地下車庫停車場也跟泰州見到的一模一樣,在電子系統(tǒng)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完全具備像澳大利亞一樣的“模式’,為什么在中國就得不到好的推廣呢,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啊。
看到“密密麻麻”的停車場,看著進進出出的汽車,想著大街上急速奔馳的小汽車,我絲毫感覺不到在中國感受到的濃烈的汽油味,什么原因呢?是汽車太多,不不不,汽車保有量不可能超過澳大利亞,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尾氣排放達不到真正的高標準。
市場內(nèi),人流如織,異國風情最濃。我們近距離接觸的除了做生意的澳大利亞人外,還有越南人、韓國人、俄國人、日本人,開始他們都說英語,見我們想講價錢時,他們都能夠說漢語的,讓我們大吃一驚刮目相看的,從這一點看來不能不說中國人外出游覽人數(shù)之多,中國的影響力之大。
我們的午餐是在中國餐館吃的,門的兩旁掛著鮮明的中國元素----大紅燈籠,上書“生意通四海,財源滾滾來”,我們點的是9只蒸餃,共10澳元,餡皮有不同的顏色,餡肉可是“真材實料”。這里我們見到了從學校里出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小伙子,他是第一天打工,我給他豎了個大拇指:ok。
說到外語,我和加升主任又把以前的常見生活用詞在現(xiàn)實中復(fù)習了一下,比如點餐時碰到的egg、apple、warm/cold? milk等等。生活還糾正了我的一些說錯了短語,比如昨天我們掉隊迷路了的,我就說“No? way”,趕忙有同學幫我糾錯:“老師,你說的是漢語‘沒門’的意思,應(yīng)該是Nost’s? way”。盡管出了“洋相”,但是我還是“勇敢”學著說話,看到幾個同學嚼著10澳元一只的大餅,我不管對不對,直接就對皮特校長介紹起來:They? are our? chinese—eating men(我想表達的意思是:他們就是我們中國式的吃貨),也不管皮特校長懂不懂。下午去班斯戴爾的路上,我把想了很長時間的一段話對皮特校長說了出來:I say? to? our studengs ,we? are? very? happy? you? drive? by? youself 。聽到皮特校長說“Thank? you”,我感到無比高興,當然我也不知道我表達的對不對。
??? 當?shù)貢r間5:15,經(jīng)過從墨爾本到班斯戴爾近4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令人向往的班斯戴爾中學,受到了校方和接待家庭的熱情接待。簡短的見面后,我們的學生隨同他們的新朋友回去了。- 上一篇:學生赴澳文章(第一部)
- 下一篇:藝人;鄉(xiāng)音